首页

舔屁眼舌奴

时间:2025-05-23 14:16:00 作者:【国际锐评】美妄图扼杀“中国芯”过去没得逞,将来更不可能 浏览量:39652

  中新网衢州4月20日电 (钱晨菲 柴梦文)近日,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一行走进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汪村村,探寻先辈的足迹。

  二战期间,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决定空袭日本本土。1942年4月18日,美军派出“杜立特突袭者”轰炸日本东京等五个城市。返航时,机组成员因燃油耗尽等原因弃机跳伞或迫降,中国军民随后展开营救,成就中美友谊佳话。同年4月19日,杜立特行动首批队员来到汪村村。

  82年后的4月19日,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一行走进汪村村新塘山石室,看到了精心布置的用餐和休息场景,墙上投影了“我从来没遇到过像他们这样真诚、爽快、朴实的好人,而且他们已经打了5年的仗了”等摘自美国飞行员们日记中的话语,久久伫立。据了解,这里曾先后集中了5号、11号、12号和14号四组机组的51位突袭队员,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走进汪村村,探寻先辈足迹。卢颖摄

  5号机组成员魏尔德·康特伯格的外孙乔治・邓肯・康特伯格,在新塘山石室门口铜像中找到了自己外祖父的身影,他抬手拍了拍“青年外公”的肩膀,与其“对话”。他在参观时情不自禁地捡起防空洞中的一块小石头,细细摩挲,随后又默默放回原处。

  “2018年3月份我来过一次,这次不仅感受到历史,更看到了变化,我愿意常来。”提及小石头,乔治・邓肯・康特伯格有些动容,“我想感受外公曾经到过的地方,但我不能带走它,把它留给历史才是最好的归宿。”

  空军航空第十三总站遗址的陈设,详细讲述了降落在浙皖闽赣等地的美国飞行员最后在柯城汪村村集合,再一批批离开衢州的史实。在空军航空第十三总站遗址门口,苏珊·奥祖克向衢州市杜立特行动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郑伟勇询问:“我的父亲,3号机组的领航员查尔斯·奥祖克,和5号机组,谁降落得离衢州更近一些?”

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走进汪村村,探寻先辈足迹。卢颖摄

  “5号机组飞行员是最早到达汪村村集合的一批,但是3号机组降落的是离衢州最近的一批。”郑伟勇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实相告。得到答案的苏珊·奥祖克兴奋得像个孩子,举起双手激动地说:“我赢了。”苏珊·奥祖克说,她和5号机组魏尔德·康特伯格外孙“打赌”谁的长辈在迫降中更靠近衢州,她很幸运地赢得了这次“赌约”。“我这次来,获得了更多细节。”

  来到杜立特行动最年轻队员利兰·法克特墓地时,雨止转晴。铭刻碑上有合拢的羽翼,代表着不再起飞的飞机,而羽翼之下有一块包裹着3号机飞机残骸和一朵来自飞机失事地山谷的山茶花组成的“琥珀”,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向法利兰·法克特铭刻碑献上了鲜花。

  据了解,他在杜立特行动结束返航途中坠机身亡,年仅21岁。“我的内心得到了平静,我希望利兰·法克特的家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知道中国人民也爱他,会照顾好他。”苏珊·奥祖克说。

  “在82年前的杜立特行动大救援中,衢州人民倾囊相授,给予杜立特行动队员最好的照顾。”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代表刘美远表示,他们会讲好杜立特行动衢州大救援故事和中国故事,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珍爱和平,在中美民间架起沟通桥梁,让血与火铸造的友谊代代相传。(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北京人艺京味儿年代大戏《永定门里》登台

民革聚焦“三农”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围绕“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开展专题调研,研究报告得到有关方面高度重视,部分建议被农业农村部采纳进相关文件。

福建地区空域实施优化调整 M503航线优化运行

考古人员在里面发现并提取了超过千件漆木器、青铜器文物,其中漆木器种类空前。在主墓(一号墓)东Ⅰ室南端放置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比安徽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楚大鼎还大。此外,还出土了梅核、栗子、甜瓜子等果蔬。这些对于解决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些重要节点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监事长拟任总经理!万亿级保险集团最新人事动向

1996年,武功山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2005年获批准命名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2020年成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候选地之一,2023年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现场考察评估检查。3月27日,江西武功山地质公园荣获“世界地质公园”称号,摘下这一世界级“金字名片”。

百零五岁郑双龙:抗日烽火中考入黄埔 毕业即赴一线杀敌

不一会儿,整个展厅暗了下来,一场沉浸式灯光秀上演,关于钟鼓楼和中轴线的传统文化元素一一投射在墙壁上。“真美!这场秀不仅让我看到了现在的鼓楼,还游览了一回历史上的鼓楼。”一位游客说。

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 山西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持续加码

在大陆咖啡圈,来自台湾彰化的蔡尚村与妻子朱莉被称为“最佳搭档”。作为咖啡烘焙师和咖啡品鉴师,历经二十余载深耕,俩人将“热爱”变“事业”,在重庆书写两岸夫妻的咖啡故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